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后跟长了跟骨骨刺怎么治

2025.07.23 08:36

脚后跟长了跟骨骨刺可通过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穿戴足弓支撑垫分散压力、超声波或冲击波物理治疗促进修复、手术切除骨刺改善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需按医嘱规律服用,避免长期使用以防胃肠道副作用。疼痛缓解后应逐步减量,同时配合其他保守治疗。

2.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将药物直接注入疼痛部位,可快速消除炎症和肿胀。注射后需减少足部活动1-2天,每年不超过3-4次,避免肌腱或韧带损伤。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剧烈的情况。

3.穿戴足弓支撑垫:定制矫形鞋垫能调整足底受力分布,减少骨刺部位的压力刺激。选择软质材料并贴合足弓曲线,日常行走时持续使用,配合宽松鞋具效果更佳。需定期更换以防变形失效。

4.超声波或冲击波物理治疗:利用声波能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每周2-3次,疗程约4-6周,治疗时可能有轻微刺痛感。冲击波适用于顽固性疼痛,可破坏钙化灶并刺激新生血管形成。

5.手术切除骨刺:当保守治疗超过半年无效且严重影响行走时,可采用微创或开放手术去除骨刺。术后需石膏固定2-3周,逐步恢复负重训练。存在感染或神经损伤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治疗期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选择软底鞋减少足部冲击。超重者需控制体重以降低足跟负荷,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放松筋膜。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红肿发热,应及时复诊排除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