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非耳源性耳鸣如何进行治疗

2025.06.30 16:16

非耳源性耳鸣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压力、采用中药调理气血、进行针灸疏通经络、服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通过心理干预缓解焦虑。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压力:长期精神紧张或疲劳可能加重耳鸣症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增加山药、莲子等健脾安神的食材。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2.采用中药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亏虚或肝阳上亢可能导致耳鸣,常用方剂如归脾汤补益心脾,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具体用药需根据体质辨证,如肾虚者选用六味地黄丸,痰湿内阻者用温胆汤加减。需连续服用1-3个月,期间定期复诊调整药方。

3.进行针灸疏通经络:选取听宫、翳风、百会等穴位,配合足三里、太溪等远端穴位,每周治疗2-3次。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肾虚者可加艾灸关元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症状加重,属正常得气反应,需坚持10-15次疗程观察效果。

4.服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临床常用银杏叶提取物扩张血管,或丹参滴丸活血化瘀,需连续用药4-8周。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病,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出现皮肤瘀斑等异常及时就医。

5.通过心理干预缓解焦虑: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纠正对耳鸣的错误认知,森田疗法引导接纳症状。可配合呼吸训练或正念冥想,每日练习20分钟。严重焦虑者需在专业指导下短期使用疏肝解郁类中成药,避免自行服用镇静药物。

治疗期间需记录耳鸣频率和强度变化,避免长期处于嘈杂环境。突发听力下降或伴随眩晕呕吐需立即就医,排除突发性耳聋等急症。孕妇及哺乳期患者用药前必须咨询医师,儿童患者慎用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