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吃手怎么回事

2025.09.11 17:28

婴儿吃手是常见的发育行为,主要与口欲期探索、自我安抚或出牙不适有关。这一行为通常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出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干预。随着神经发育和运动能力提升,婴儿会逐渐减少对手部的依赖,转而探索更丰富的互动方式。

婴儿吃手具有多重生理意义。出生后早期,口腔是婴儿感知外界的主要器官,通过吮吸手指可刺激口腔触觉神经发育。唾液中的消化酶还能帮助婴儿建立初步的免疫耐受。当牙龈肿胀或乳牙萌出时,吃手能缓解局部压力。重复性吮吸动作可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帮助婴儿调节情绪,尤其在疲劳或焦虑时更为明显。

需注意区分正常吃手与异常行为。若伴随频繁哭闹、手指破皮或影响进食,可能提示喂养不足、皮肤问题或发育异常。保持婴儿手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可提供牙胶或安抚巾作为替代,但需确保材质安全。超过18个月仍持续吃手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排除习惯性心理依赖或感觉统合失调的可能。养育者应避免强行制止,以免强化行为,可通过增加互动游戏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