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躁狂症是什么引起的

2025.08.05 15:13

躁狂症的成因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环境和生物化学因素。家族中有躁狂症或其他情感障碍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尤其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异常,也被认为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生物学层面,躁狂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例如,某些脑区的活动水平可能异常,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创伤经历或长期的心理压力都可能诱发或加重躁狂症的症状。药物滥用、睡眠不足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成为触发因素。躁狂症的表现形式多样,通常包括极度的兴奋、过度的自信、减少的睡眠需求、快速的思维和言语,甚至可能伴随冲动行为和冒险倾向。虽然躁狂症的具体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导致这一疾病的重要原因。

在应对躁狂症时,需注意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早期诊断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可以帮助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而心理治疗则有助于患者理解自身状况,学习应对策略。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对情绪稳定有积极影响。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支持系统,有助于缓解病情和增强恢复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切忌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任何调整都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解躁狂症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