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如何治疗

2025.04.01 08:5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为目标。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通过放松气道平滑肌,改善气流受限;糖皮质激素用于减轻气道炎症;祛痰药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药物使用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长期规律用药是关键。

2.氧疗: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是重要治疗手段。氧疗可提高血氧水平,改善组织缺氧,延缓病情进展。氧疗时间通常建议每天不少于15小时,氧流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为宜。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氧水平,避免氧中毒。

3.肺康复训练:肺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训练内容包括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呼吸肌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耐力;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可提高心肺功能;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训练需循序渐进,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强度,长期坚持效果更佳。

4.营养支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支持。饮食应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对于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呼吸道湿润,促进痰液排出。

5.心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进行心理干预。可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建立支持系统,提高生活质量。必要时可配合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同时,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等环境因素,对预防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