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酸缺乏见于哪些疾病

2025.02.02 15:25

胃酸缺乏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恶性贫血、胃黏膜巨大肥厚症、干燥综合征。具体分析如下: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导致胃酸分泌功能下降。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反流等,使胃黏膜反复受损,腺体逐渐减少,胃酸分泌相应减少,从而出现胃酸缺乏的情况。

2.胃癌:胃癌细胞在胃内生长繁殖,会破坏胃黏膜和腺体结构。肿瘤组织可能侵犯胃壁的分泌细胞,干扰正常的胃酸分泌机制。胃癌患者常常伴有胃黏膜萎缩等癌前病变,这些病变也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

3.恶性贫血:恶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导致胃黏膜萎缩和内因子分泌缺乏。胃黏膜萎缩会使壁细胞数量减少,而壁细胞是分泌胃酸的主要细胞,内因子缺乏又会影响维生素B₁₂的吸收,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病变,最终导致胃酸缺乏。

4.胃黏膜巨大肥厚症:这种疾病会使胃黏膜过度增生、肥厚,影响胃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胃腺被挤压变形,分泌胃酸的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胃酸缺乏的现象。

5.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外分泌腺体。当累及胃黏膜腺体时,会导致腺体功能受损,胃酸分泌减少。

在诊断胃酸缺乏相关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例如,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需要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对于恶性贫血,要检测血清维生素B₁₂水平和内因子抗体等。同时,要注意鉴别诊断,避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