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感染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06.25 11:54

感染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手卫生、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环境清洁:感染患者所处的环境需定期消毒,尤其是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床栏等。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滋生。医疗废弃物需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床单、衣物等物品应及时更换并消毒,确保患者处于洁净环境中。

2.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必须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手卫生是阻断病原体传播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处理分泌物、排泄物或伤口后更需加强。医护人员应避免佩戴饰品,减少细菌藏匿。

3.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口罩、手套、隔离衣等防护装备。飞沫传播疾病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触传播疾病需戴手套。防护用品一次性使用后及时丢弃,重复使用的物品需严格消毒。避免因防护不当导致病原体扩散。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记录感染部位的红肿、疼痛、渗出等情况。发现异常如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需及时报告。定期复查血常规、影像学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方案。

5.加强营养支持:感染时机体消耗增加,需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水分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加速组织修复。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避免过度依赖抗生素,防止耐药性产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降低继发感染风险。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措施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