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硬膜外出血和硬膜下出血的区别是什么

2025.09.30 16:08

硬膜外出血和硬膜下出血是两种常见的颅内出血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出血部位和发生机制。硬膜外出血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通常由外伤导致动脉破裂引起;硬膜下出血则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多因静脉撕裂或脑组织损伤所致。

硬膜外出血常见于头部外伤后,尤其是颞部受到撞击时,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破裂,血液积聚形成血肿。由于硬脑膜与颅骨粘连紧密,血肿常呈局限性凸透镜形,病情进展迅速,可能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硬膜下出血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因严重外伤导致皮层静脉或桥静脉撕裂,血肿范围较广,呈新月形;慢性硬膜下出血常见于老年人或酗酒者,轻微外伤后逐渐形成,症状隐匿,易被忽视。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和影像学检查,CT是首选方法。硬膜外出血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影,硬膜下出血则显示为新月形密度异常。治疗上,硬膜外出血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并止血;硬膜下出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及时干预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慢性硬膜下出血易误诊为痴呆或脑卒中,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