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内毒素血症患者肝脏异常怎么办

2025.08.27 08:30

内毒素血症患者肝脏异常需及时监测肝功能指标、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控制内毒素来源、使用保肝药物促进肝细胞修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肝脏负担、必要时采取血液净化清除内毒素。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监测肝功能指标:内毒素血症导致的肝脏损伤需通过定期检测转氨酶、胆红素、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病情进展。动态观察数据变化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若指标持续恶化,需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或治疗不足。

2.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控制内毒素来源:内毒素多源于革兰阴性菌感染,选择敏感抗生素可减少内毒素释放。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滥用药物导致耐药性,同时结合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有效控制感染源是减轻肝脏负担的关键步骤。

3.使用保肝药物促进肝细胞修复: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可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用药期间需关注药物代谢情况,避免过量使用加重肝脏负担。保肝治疗需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调整剂量和疗程。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肝脏负担:内毒素血症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体液分布异常。通过补液、纠正酸碱失衡等措施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助于改善肝脏微循环。密切监测尿量、血压等指标可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5.必要时采取血液净化清除内毒素:对于重症患者,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可快速清除血液中的内毒素及炎症介质。治疗时机选择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早期干预可能改善预后。操作过程中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内毒素血症合并肝脏异常时,需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警惕肝性脑病发生。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多学科协作,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