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为什么尿液中有血

2025.06.12 09:24

尿液中有血可能因为泌尿系统损伤、炎症或感染、结石刺激、肿瘤生长、药物或食物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损伤: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任何部位受到外力撞击、手术创伤或器械检查时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血,血液混入尿液排出。损伤程度不同,出血量也有差异,轻微损伤可能仅表现为镜下血尿,严重损伤可出现肉眼血尿。

2.炎症或感染:泌尿系统发生炎症或感染时,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进入尿液。感染还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3.结石刺激:泌尿系统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黏膜,导致出血。结石长期滞留也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血尿。结石大小和位置不同,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剧烈腰痛或腹痛。

4.肿瘤生长:泌尿系统良性或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犯血管或导致组织坏死脱落,引发血尿。肿瘤早期可能无痛性血尿,后期伴随肿块压迫或转移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5.药物或食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损伤肾脏或膀胱黏膜,导致血尿。部分食物如甜菜、火龙果可能使尿液颜色变红,但并非真正血尿,需通过化验鉴别。

出现血尿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症状。检查前需详细告知用药史和饮食情况,配合医生完成尿液、血液及影像学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饮水充足,避免憋尿,减少泌尿系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