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聋耳鸣怎么治疗

2025.06.30 16:16

耳聋耳鸣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佩戴助听器补偿听力、针灸疗法调节气血、手术干预修复损伤、心理疏导缓解焦虑。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改善症状:部分耳聋耳鸣与内耳微循环障碍或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制剂可促进内耳血流,减轻耳鸣;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有助于修复受损听觉神经,缓解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内耳水肿,部分患者听力可能恢复。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佩戴助听器补偿听力: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助听器能放大外界声音,补偿听力损失,改善交流能力。现代数字助听器可自动降噪,适配不同频率的听力缺损。选配需经专业验配师调试,定期维护以确保效果。长期使用可延缓听觉中枢功能退化,但对耳鸣的掩蔽作用因人而异。

3.针灸疗法调节气血:中医认为耳鸣与气血瘀滞或肝肾不足相关,针刺听宫、翳风等穴位可疏通经络,调节耳周气血运行。部分患者配合艾灸或耳穴贴压,能减轻耳鸣响度。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避免晕针或感染。疗程通常需10-15次,疗效与个体体质相关。

4.手术干预修复损伤:传导性耳聋若由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引起,可行鼓室成形术修复结构;内耳畸形或肿瘤压迫需手术解除病因。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极重度耳聋,通过电刺激听觉神经恢复部分听力。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评估手术风险与收益需谨慎。

5.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慢性耳鸣常伴随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调整对耳鸣的负面认知,减少情绪困扰。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正念冥想能降低自主神经兴奋性,间接缓解症状。严重心理障碍需联合精神科干预,避免症状恶性循环。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检查听力,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不同疗法可联合应用,但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