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肌肉萎缩是因为小儿骨折形成的吗

2025.09.04 17:07

肌肉萎缩并不直接是由于小儿骨折形成的,但骨折后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的风险增加。骨折会限制活动,导致受伤部位的肌肉缺乏正常的运动刺激,从而引发萎缩现象。尤其是在小儿时期,骨骼和肌肉仍在发育阶段,任何活动的减少都可能对肌肉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受伤部位的固定和休息是必要的,但这也意味着相关肌肉的使用频率大幅降低。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的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小儿的骨骼和肌肉相对较为柔软,恢复能力较强,但如果长时间不活动,肌肉萎缩的风险依然存在。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小儿的康复过程,因害怕疼痛或再次受伤而不愿意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这也会加重肌肉萎缩的情况。在骨折后的康复过程中,合理的运动和物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发育。

在处理小儿骨折时,家长和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康复训练的安排。虽然骨折需要一定的休息时间,但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康复运动应尽早开始,以帮助肌肉保持活力和力量。营养摄入也应得到重视,确保小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肌肉的生长和修复。在康复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以适应小儿的恢复进度和身体状况。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肌肉萎缩的风险,促进小儿的全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