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有时肚子痛怎么办

2025.02.23 12:28

大便时肚子疼可能是饮食因素、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肠道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因素:如果食用了过多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可能会导致肠道受到刺激,在大便时出现肚子疼的情况。例如吃了大量辣椒,辣椒素会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蠕动加快或者痉挛,从而产生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排便后会逐渐缓解,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后症状会改善。

2.肠道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肠道后,会引起肠道炎症。炎症刺激肠道黏膜,使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在排便过程中就会出现肚子疼。比如细菌性痢疾,志贺氏菌感染肠道后,除了腹痛,还可能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需要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

3.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患者的肠道比较敏感。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因素可能诱发。在大便时,肠道蠕动可能出现异常,导致肚子疼。疼痛的性质多样,如绞痛、胀痛等,还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压力,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4.便秘: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在肠道内积聚。排便时,干结的粪便会对肠道产生较大的压力,刺激肠道神经引起疼痛。同时,肠道为了推动粪便排出,会加强蠕动,这也可能导致肚子疼。改善便秘情况,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适当运动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5.肠道肿瘤:肠道内如果有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堵塞肠道、侵犯肠道组织或者引起肠梗阻等情况。在大便时,由于肠道内压力变化等原因,会出现肚子疼。这种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便血、消瘦等症状。如果怀疑是肠道肿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肠镜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肠道感染的机会。如果肚子疼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发热、呕吐、便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