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出血的治疗措施

2025.06.30 16:16

鼻出血的治疗措施包括压迫止血、冷敷止血、填塞止血、药物止血、电凝止血。具体分析如下:

1.压迫止血:直接压迫鼻翼是最常用的应急方法。患者需坐直身体,头部略微前倾,用拇指和食指紧捏鼻翼软部约10-15分钟。压迫时避免仰头,防止血液倒流呛入呼吸道。若出血量较大,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此法适用于大多数前鼻孔出血,操作简单且无需特殊工具。

2.冷敷止血: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梁或前额,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冷敷时间不超过20分钟,避免冻伤皮肤。低温能减缓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轻度出血或辅助压迫止血。注意冷敷时需用干净布料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3.填塞止血:使用无菌纱布或医用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压迫出血点。填塞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损伤鼻黏膜。填塞后需定期观察,防止感染或再次出血。此法适用于出血量较大或压迫无效的情况,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

4.药物止血:局部应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或明胶海绵,促进血液凝固。严重出血可口服或注射止血药,但需遵医嘱。药物止血适用于反复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5.电凝止血:通过高频电流封闭出血血管,适用于顽固性出血。需由专业医生在鼻内镜下操作,精准定位出血点。电凝后需避免用力擤鼻,防止创面撕裂。

鼻出血时保持冷静,避免紧张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频繁出血需排查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或血液病。止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抠鼻,防止再次出血。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