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汗多亡阳证是怎么回事

2025.08.29 16:42

汗多亡阳证是中医学中因过度出汗导致阳气严重耗损的病理状态。该证候多由大汗不止引发阳气随汗液外泄,造成体内阳气虚脱,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等危重症状,属于中医脱证范畴,需紧急救治以防阴阳离决。

汗多亡阳证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外感热病过程中,高热迫使津液外泄,若发汗过度或误用峻汗药物,可能损伤阳气;剧烈运动、暑热环境或久病体虚者,也可能因气随津脱而亡阳。阳气具有温煦、固摄作用,过度耗散会导致脏腑功能衰竭。例如,心阳暴脱可出现脉微欲绝,肾阳衰微则见冷汗淋漓。传统治法以回阳固脱为主,常用参附汤、四逆汤等方剂急救,同时配合针灸关元、气海等穴位以振奋阳气。

治疗汗多亡阳证需严格辨证,避免与阴竭阳亢或热厥证混淆。亡阳证忌用寒凉药物,需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但不可单纯依赖西医补液而忽视温阳固脱。患者出现早期症状如冷汗、脉弱时,应立即保暖并就医。预防方面,体虚者需避免剧烈汗出,外感病治疗中发汗应适度,暑天需注意补充盐分与休息。危急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抢救可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