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2025.01.07 17:53

抑制性神经递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起到抑制神经元活动作用的化学物质。与兴奋性神经递质相对,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神经冲动的传播,从而调节神经信号的传递,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神经系统中,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包括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等。GABA是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通过与神经元表面的GABA受体结合,导致氯离子通道的开放,使细胞内氯离子浓度增加,从而使神经元的膜电位更加负向,抑制其兴奋性。甘氨酸则主要在脊髓和脑干中发挥作用,类似于GABA,通过抑制神经元的活动来调节运动和感觉信号的传递。这些抑制性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控制运动、维持睡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功能失常,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癫痫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

在研究和应用抑制性神经递质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平衡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过度抑制或不足抑制都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在进行相关药物治疗时,必须谨慎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其次,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受体和信号通路,研究者需深入理解这些机制,以便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兴奋性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非常重要,二者的平衡关系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综合考虑这两类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抑制性神经递质的研究不仅限于基础科学,还涉及临床应用,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开发,这些药物往往通过调节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功能来改善患者的症状。深入研究抑制性神经递质的机制和作用,将为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