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起的水泡怎么办

2025.09.11 17:28

手足口病引起的水泡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但需保持清洁并避免抓挠。多数情况下,水泡会在7-10天内逐渐干燥结痂,期间以对症护理为主,如缓解不适和预防继发感染。

手足口病的水泡多出现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可能伴随疼痛或瘙痒。口腔水泡可影响进食,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皮肤水泡需保持干燥,避免穿紧身衣物摩擦。若水泡破裂,可轻柔清洗后涂抹抗菌药膏,防止感染。发热或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或止痛药。若水泡周围出现红肿、化脓或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警惕并发症如脑炎或心肌炎。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隔离,避免接触其他儿童。患者用品如毛巾、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勤洗手,尤其接触水泡后需彻底清洁。避免使用激素类药膏涂抹水泡,可能加重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肢体无力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日常加强预防,注意环境卫生,接种EV71疫苗可降低重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