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疟疾潜伏期有什么临床症状

2025.09.25 16:46

疟疾潜伏期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处于无症状状态。这一阶段从疟原虫通过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开始,直到首次症状出现为止,持续时间因疟原虫种类而异,短则7天,长至数月。潜伏期内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繁殖,尚未侵入红细胞,因此不会引发典型疟疾症状。

潜伏期结束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前驱症状,如轻度头痛、疲倦、肌肉酸痛或低热,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这些非特异性表现与疟原虫从肝脏释放入血液有关,但尚未引起大规模红细胞破坏。恶性疟潜伏期较短,症状进展较快;间日疟和卵形疟潜伏期较长,可能出现休眠体导致远期复发。潜伏期患者血液中可能已存在疟原虫,具备传染性,输入其血液或共用注射器可能导致他人感染。

诊断潜伏期疟疾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与实验室检查。近期前往疟疾流行区或有过蚊虫叮咬史者,即使无症状也应提高警惕。血液涂片查找疟原虫是金标准,但潜伏期早期可能出现假阴性。PCR检测可提高灵敏度,但成本较高。预防性服用抗疟药物可能延长潜伏期,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务必向医生详细说明旅行史,避免漏诊。潜伏期患者应避免蚊虫叮咬,防止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