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肠胃炎会拉肚子

2025.02.10 16:18

肠胃炎会拉肚子主要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菌群失调、胃肠蠕动功能紊乱、肠黏膜受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炎症刺激:炎症会使肠道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这种刺激会促使肠道加快蠕动,以便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拉肚子。肠道黏膜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敏感性增加,正常的肠道内容物通过时也容易引发肠道的快速反应,导致粪便快速通过肠道,形成腹泻。

2.肠道菌群失调:正常情况下肠道内菌群处于平衡状态,当患肠胃炎时,这种平衡被打破。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有害菌可能会产生一些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同时改变肠道内的环境,使肠道不能正常地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未被充分消化的食物残渣增多,肠道内渗透压改变,水分大量进入肠道,最终引起拉肚子。

3.胃肠蠕动功能紊乱:肠胃炎会干扰胃肠道的神经调节机制,导致胃肠蠕动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蠕动过快的情况,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来不及充分消化和吸收就被排出体外,从而引起腹泻。而且这种紊乱的蠕动还可能导致肠道内容物的推送不均匀,进一步加重肠道的不适和腹泻症状。

4.肠黏膜受损:肠胃炎时肠黏膜受到损伤,其完整性遭到破坏。肠黏膜是肠道进行吸收和屏障功能的重要结构,受损后不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使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弱。一些大分子物质可能会更容易进入肠黏膜下层,刺激肠道的免疫细胞,引发免疫反应,同时肠道内的水分也更容易渗出到肠腔,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混合,导致大便变稀,出现拉肚子的现象。

5.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肠胃炎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消化液分泌不足会使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分解,这些未被消化的食物进入肠道后,会增加肠道的负担。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则导致营养物质和水分不能正常被吸收,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留在肠道内,使肠道内的渗透压升高,更多的水分进入肠道,最终引起拉肚子。

在肠胃炎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