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足下垂要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足下垂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肌肉功能、佩戴支具矫正足部位置、针灸刺激神经恢复、手术修复受损组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康复训练改善肌肉功能:足下垂的康复训练重点在于增强胫骨前肌力量,改善肌肉协调性。被动关节活动可防止关节僵硬,主动抗阻训练如勾脚背动作能逐步恢复肌力。平衡训练和步态矫正有助于重建正常行走模式,水中运动能减少负重压力。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导致二次损伤。

2.佩戴支具矫正足部位置:足踝矫形器能固定足部于功能位,避免行走时足尖拖地。动态支具通过弹性装置辅助踝背屈,静态支具适用于严重肌无力患者。定制支具需符合个体解剖结构,定期调整避免皮肤压伤。夜间使用可防止跟腱挛缩,配合训练效果更佳。

3.针灸刺激神经恢复:针刺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可促进局部气血流通,调节神经传导。电针能增强刺激强度,激发萎缩肌肉的活性。疗程需持续4周以上,结合艾灸温通经络。操作需严格消毒,避免晕针或感染。

4.手术修复受损组织:肌腱转位术将功能正常的肌腱移植至瘫痪部位,重建背屈功能。神经松解术解除压迫因素,跟腱延长术改善挛缩畸形。术后需石膏固定3周,逐步开始康复锻炼。手术适应症需严格评估,避免术后粘连。

5.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神经营养药物促进轴突再生。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神经水肿,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外用药膏配合按摩可松解软组织粘连。药物需在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进展,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忌辛辣刺激食物。出现皮肤破损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保持积极心态对康复至关重要,家属应协助完成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