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剖腹产后恶露是什么

2025.04.29 08:07

剖腹产后恶露是指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子宫蜕膜脱落并伴随血液、坏死组织等混合物经阴道排出的生理现象。恶露是产后子宫恢复的重要标志,其排出过程有助于子宫收缩和修复。恶露的性状、颜色和量会随时间变化,通常持续4-6周,但个体差异较大。

剖腹产后恶露的排出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恶露呈鲜红色,含有较多血液,称为血性恶露,持续约3-4天。随后逐渐转为浆液性恶露,颜色变为淡红或棕色,血液减少而浆液增多,持续约10天。最后阶段为白色恶露,质地黏稠,颜色呈白色或淡黄色,主要由白细胞和蜕膜组织构成,持续2-4周。恶露总量约为500-1000毫升,若出血量异常增多或伴有恶臭,需警惕感染或子宫复旧不良。剖腹产产妇因手术创伤,恶露排出时间可能略长于顺产,但一般不超过6周。

观察恶露变化是产后护理的关键。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以防感染。适当活动有助于恶露排出,但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饮食宜清淡营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恶露突然增多、颜色鲜红或出现血块,或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产后42天复查时,医生会通过超声检查子宫恢复情况,确保恶露排净。遵循医嘱,科学护理,有助于子宫顺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