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肌电图检查会导致出现皮下血肿吗

2025.08.14 17:27

肌电图检查有可能导致皮下血肿的出现。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在进行肌电图检查时,尤其是在穿刺电极插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引发皮下血肿。

肌电图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肌肉和神经的功能,通常涉及在皮肤上放置电极或通过细针插入电极以获取更详细的电信号。在插入细针电极时,若操作不当或患者的血管较为脆弱,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形成血肿。血肿的形成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的凝血功能、血管的健康状况以及操作医生的技术水平。对于一些高风险患者,如服用抗凝药物或有出血倾向的个体,发生血肿的风险会相对增加。在进行肌电图检查之前,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以评估潜在的风险。

在进行肌电图检查时,需注意一些事项以降低皮下血肿的风险。首先,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少因技术不当而引发的并发症。其次,患者在检查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出血倾向、是否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等。检查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加重局部的出血情况。若在检查后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或淤血,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必要的处理和观察。虽然肌电图检查可能导致皮下血肿,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专业的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这一风险,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