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治心下痞有哪些方子

2025.09.01 17:10

治疗心下痞的中医方剂较多,常见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均以调和脾胃、消痞散结为主要功效。心下痞指胃脘部胀满堵塞感,多因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调所致,需根据具体证型选用不同方剂。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的基础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组成,适用于寒热互结、中焦气滞证,表现为痞满伴呕逆、肠鸣。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生姜、减干姜用量,侧重治疗水饮食滞型心下痞,常见嗳气带有食臭、肠鸣漉漉。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适用于胃虚痞利俱甚者,症状以痞满反复发作、下利频繁为特点。枳实消痞丸枳实、厚朴、黄连等适合湿热积滞型痞满;旋覆代赭汤用于痰气交阻、嗳气不除之证。

使用上述方剂需严格辨证。寒热错杂证需分清寒热比重,湿热痞满忌用温燥药物,虚证痞满慎用破气之品。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避免情绪波动加重气滞。孕妇及体质特殊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部分方剂含黄连、黄芩等苦寒药,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症状缓解后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外感发热或纯实热证所致痞满不宜单纯使用泻心汤类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