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流血怎么回事

2024.12.19 08:44

尿道流血可能是尿道损伤、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尿道损伤:尿道受到外力撞击、器械检查操作不当、性生活过于剧烈等都可能造成尿道损伤,从而引起尿道流血。男性尿道较长且有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在骑跨伤时易损伤尿道球部;女性尿道短而直,相对不易因外伤损伤,但也可能因医源性操作等受损。如果是轻度尿道损伤,可能通过休息、多饮水等方式逐渐恢复,但如果损伤严重,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2.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划破尿路黏膜,导致尿道流血。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饮食结构、泌尿系统梗阻等因素有关。例如,高钙饮食、饮水过少等可能促使结石形成。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治疗手段。

3.泌尿系统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炎症刺激尿路黏膜,使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导致尿道流血。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上行感染如尿道外口细菌逆行进入尿道、膀胱等、血行感染等。女性由于尿道短且靠近肛门,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一般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多饮水、多排尿。

4.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膀胱癌、尿道癌等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表面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进而引起尿道流血。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长期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泌尿系统肿瘤可能通过手术切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晚期可能需要综合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5.凝血功能障碍:当人体存在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等凝血功能障碍问题时,身体各部位包括尿道都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例如,血友病患者由于缺乏特定的凝血因子,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出血不止。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尿道流血,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等。

尿道流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CT等,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