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发烧哭闹怎么办

2025.09.01 08:56

新生儿发烧哭闹需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减少包裹衣物、少量多次喂水或母乳防止脱水、物理降温优先采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新生儿正常腋温为36-37℃,超过37.5℃需警惕。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避免水银体温计破裂风险。每1-2小时监测一次,记录体温曲线供医生参考。若体温持续超过38℃或低于36℃,可能存在严重感染或体温调节障碍,需立即就医。

2.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减少包裹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避免直吹冷风或过度保暖。解开包被,穿着单层纯棉衣物利于散热。过热可能诱发高热惊厥,过冷则加重代谢紊乱。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或冰敷,以免刺激新生儿娇嫩皮肤或引发寒战。

3.少量多次喂水或母乳防止脱水:发烧时水分蒸发加快,每半小时喂5-10mL温水或母乳。观察排尿次数,6小时内无尿提示脱水。母乳含免疫成分可辅助抗感染。拒绝进食或频繁呕吐需就医排除肠道病变。

4.物理降温优先采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准备32-34℃温水,拧干毛巾轻擦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每次3-5分钟。避开前胸腹部以免受凉。禁止使用退热贴或酒精,可能引起过敏或毒性反应。体温未降需结合其他措施。

5.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及时就医:正常新生儿哭声洪亮、反应灵敏。出现嗜睡、拒奶、哭声微弱、呼吸急促或皮肤发花等表现,提示病情危重。发热超过24小时或反复发热,可能需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源。

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善,病情进展迅速。就医时携带体温记录和喂养情况,避免自行使用退烧药。接触患儿前后需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医疗机构需优先处理新生儿发热病例,延误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