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属于哪个系统疾病

2025.08.01 15:56

骨质疏松属于骨骼系统疾病。此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弱,易发生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绝经后的女性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遗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以及生活方式等。遗传因素在骨密度的个体差异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雌激素的减少,通常是女性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也会影响骨骼的健康,导致骨密度降低。生活方式方面,缺乏锻炼、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是骨折的主要原因,而骨折又会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在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方面,注意事项不可忽视。首先,保持均衡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基础。适量的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其次,定期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等,有助于增强骨密度,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能够有效减缓疾病的进展。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交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抵抗力。通过综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提高骨骼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