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理解开学综合征

2025.09.11 17:28

开学综合征指学生在假期结束后重返校园时出现的一系列身心不适反应,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医学定义的疾病,而是环境与心理适应过程中常见的阶段性状态,与生物钟紊乱、社交压力及学业负担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生理机制看,假期作息不规律可能导致褪黑素分泌紊乱,影响睡眠质量;心理层面则源于对未知环境的担忧,例如新课程、人际关系或成绩压力。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调节情绪与计划能力,面对突然增加的认知负荷时,部分人群可能因调节滞后产生抗拒反应。约60%的学生在开学两周内症状逐渐缓解,说明其具有自限性特征,但长期未改善可能发展为慢性焦虑或躯体化障碍。

缓解开学综合征需提前调整作息,逐步恢复规律生活节奏,避免熬夜或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家长与教师可通过积极沟通减轻心理压力,例如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或组织适应性活动。若出现持续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建议结合心理咨询与适度运动干预。少数案例可能与其他精神健康问题重叠,需专业评估排除广泛性焦虑或抑郁症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