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到底什么是败血症

2025.08.18 16:37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导致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感染源可以是体内的任何部位,如肺部、尿道、腹腔或皮肤等。败血症的症状包括高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在败血症的发展过程中,病原体进入血液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强烈的反应,试图清除感染。过度的免疫反应会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而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这种状态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环不畅,器官供氧不足,最终可能导致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败血症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液体复苏和支持性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者或慢性病患者,败血症的发生风险更高,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在预防败血症方面,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定期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处理伤口和感染是有效的预防措施。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某些感染引发败血症的风险。对于已经存在的慢性疾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管理也有助于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在医院环境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风险。败血症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因此对身体变化保持警觉,及时就医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败血症是一种危急的医学状况,了解其症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有助于降低其带来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