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线性骨折怎样进行治疗

2025.07.23 08:37

线性骨折的治疗通常包括固定患处以促进骨骼自然愈合、使用石膏或支具限制活动、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患处以促进骨骼自然愈合:线性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通常无需手术干预。通过外固定手段如夹板或绷带将骨折部位保持稳定,避免移位。固定时间根据骨折位置和严重程度而定,一般为4-8周。在此期间,骨骼通过自身修复能力逐渐愈合,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同参与重建过程。

2.使用石膏或支具限制活动:石膏固定是常见方法,适用于四肢线性骨折。石膏能有效限制关节活动,防止二次损伤。支具则用于某些特定部位,如锁骨或肋骨,提供支撑的同时允许适度活动。固定期间需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石膏变形或破损影响治疗效果。

3.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骨折初期可能伴随疼痛和肿胀,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症状。严重疼痛时需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不可替代固定和康复。长期服用需注意胃肠道和肝肾负担。

4.康复训练恢复功能: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按摩和热敷;后期增加主动运动,如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康复计划需个体化制定,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二次损伤。

5.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治疗期间需定期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对位和愈合进度。若发现愈合延迟或移位,需调整治疗方案。康复后仍需随访,确保功能完全恢复。

治疗期间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骨折移位。保持均衡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修复。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皮肤变色需及时就医。固定器具松动或不适时应联系医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