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胶质瘤如何检查

2025.08.11 14:18

胶质瘤的检查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评估、实验室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影像学检查:通过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关系。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脑部结构,尤其对低级别胶质瘤敏感。计算机断层扫描适用于急诊情况或评估钙化、出血等特征。增强扫描可帮助区分肿瘤边界与水肿带,辅助判断恶性程度。部分情况下需结合功能成像技术评估肿瘤对脑功能的影响。

2.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或活检获取肿瘤组织后进行显微镜观察,明确细胞类型与分级。免疫组化染色可鉴别特定蛋白标记,辅助诊断亚型。分子病理检测能分析基因突变,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病理结果是确诊胶质瘤的金标准,直接影响预后评估。

3.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分析是否存在肿瘤细胞或异常蛋白。该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播散至脑脊液通路有重要意义。部分情况下可检测特定生物标志物,辅助诊断或监测复发。需注意颅压升高时穿刺存在风险,需谨慎操作。

4.神经系统评估:包括视力、听力、反射、肌力等专项测试,评估肿瘤对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神经心理学测试可检测认知、记忆等高级功能是否受影响。动态随访评估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

5.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可排除其他疾病或评估全身状态,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部分肿瘤标志物虽非特异性,但结合其他检查可提供参考。凝血功能等术前检查对制定手术方案至关重要。

检查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法,避免过度医疗。部分检查存在风险,需充分评估获益与潜在危害。动态监测对胶质瘤的诊治至关重要,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