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2

十二指肠息肉是指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隆起性的病变。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炎症刺激、不良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的遗传变异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发生十二指肠息肉。家族中有息肉病史的人,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是因为遗传基因可能影响十二指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过程,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形成息肉。对于有遗传因素影响的患者,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并进行监测是很重要的。

2.炎症刺激:十二指肠长期存在炎症,如十二指肠炎等,炎症因子持续刺激黏膜上皮细胞。黏膜在炎症环境下不断修复和再生,这个过程中细胞可能发生异常增殖,从而形成息肉。积极治疗十二指肠炎等原发性炎症疾病,有助于减少息肉发生的风险。

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低纤维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与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生有关。吸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酒精的刺激以及不健康饮食导致的肠道内环境改变,影响十二指肠黏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促使息肉形成。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对预防息肉有积极意义。

4.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这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和引发的炎症会破坏十二指肠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刺激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进而导致息肉的产生。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和治疗相关十二指肠息肉的重要措施。

5.胆汁反流:胆汁反流至十二指肠,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可对十二指肠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黏膜在这种不良刺激下,细胞容易发生异常改变,出现增生,最终形成息肉。改善胆汁反流的状况,例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使用药物促进胃肠动力等,有助于降低息肉发生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