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损伤会引起尿毒症吗

2025.07.23 17:13

肾损伤确实可能引起尿毒症。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且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时,体内毒素积累,最终可能导致尿毒症。这一过程通常是渐进性的,与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和调节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平衡电解质和水分。肾损伤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药物毒性或长期慢性疾病。随着肾功能逐渐下降,肾脏的代偿能力减弱,体内肌酐、尿素等废物无法有效清除,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早期肾损伤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水肿、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尿毒症阶段则伴随严重并发症,如贫血、骨病、心血管疾病等,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预防肾损伤进展为尿毒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尤为重要。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避免肾脏进一步受损。合理用药也至关重要,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抗生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蛋白饮食、适量饮水、戒烟限酒,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若已出现肾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尿毒症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透析或移植等替代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