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头晕目眩这种情况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头晕目眩可通过调整体位避免突然起身、补充水分维持体液平衡、服用医生开具的止晕药物、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体位避免突然起身:突然改变体位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眩晕,建议起身或躺下时动作放缓,尤其久坐或久卧后需分步骤完成。睡眠时适当垫高枕头,减少头部位置剧烈变化。若因体位变动频繁出现症状,需排查是否存在直立性低血压等问题。

2.补充水分维持体液平衡:脱水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影响内耳平衡功能,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mL以上,夏季或运动后需增量。可观察尿液颜色判断水分是否充足,淡黄色为正常。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引发眩晕,必要时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

3.服用医生开具的止晕药物:针对急性眩晕发作,可使用抗组胺类或抗胆碱能类药物缓解症状,但需严格遵医嘱。长期反复眩晕可能需配合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倍他司汀。药物仅用于控制症状,不能替代病因治疗,用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嗜睡等副作用。

4.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通过眼球运动、头部摆动等训练增强前庭代偿能力,适用于耳石症或前庭神经元炎恢复期。训练初期可能加重眩晕,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坚持每日练习可显著提高平衡稳定性,减少复发概率。

5.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重自主神经紊乱,诱发或加重眩晕症状。建议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高强度工作或精神紧张时,可通过深呼吸缓解压力。

出现头晕目眩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防止跌倒,记录发作时间与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过量止痛药物,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饮食需清淡少盐,戒烟限酒以减少血管痉挛风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排除潜在系统性疾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