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吞酸与泛酸的区别

2025.08.29 16:42

吞酸与泛酸是中医描述胃部不适的两种不同症状,主要区别在于酸液上逆的表现形式及伴随症状。吞酸指胃中酸水上泛至咽喉,但未吐出,患者常感酸味刺激;泛酸则是酸水直接呕出,伴有明显的烧灼感。两者虽均属胃气上逆,但程度与表现存在差异。

吞酸多因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导致胃失和降,酸液上冲至咽喉却未外溢。患者可能伴有胸胁胀满、嗳气频繁,情绪波动时加重。泛酸则常见于胃热或食滞,胃中酸液伴随食物残渣呕出,伴随胃脘灼痛、口苦咽干。中医认为,吞酸偏于隐忍,泛酸更显外泄,病机上有虚实之分。治疗上,吞酸需疏肝和胃或健脾降逆,泛酸则侧重清胃泻火或消食导滞。

区分两者需结合整体辨证。吞酸者应避免情绪紧张,饮食宜温软,忌生冷辛辣;泛酸患者需减少甜食、咖啡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若症状反复,需排查胃食管反流或溃疡等器质性疾病。中医强调治未病,日常调摄脾胃功能比事后用药更为关键,如规律饮食、避免过饱等。严重者需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左金丸、香砂六君子汤等方剂,不可自行滥用抑酸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