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有效预防麻疹

2025.08.27 08:30

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增强免疫力、及时隔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接种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8月龄和18-24月龄分别接种一剂次疫苗。成人若未接种或免疫史不明确也应补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即使暴露于病毒环境,接种者发病率显著降低。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低热或局部红肿,属正常免疫反应。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麻疹病毒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勤洗手能有效阻断传播链。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咳嗽、打喷嚏或接触公共物品后。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浓度。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3.避免接触感染者:麻疹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发病前4天至出疹后4天均为传染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确需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接触后需严密观察21天,出现发热等症状立即就医。孕妇、婴幼儿等高风险人群应严格避免接触。

4.增强免疫力: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维生素A缺乏会加重麻疹病情。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慢性疾病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病,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5.及时隔离治疗:确诊患者应单独隔离至出疹后5天,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21天。隔离期间患者用品应专用并消毒,分泌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早期使用干扰素可减轻症状,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出现并发症如肺炎需住院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而非自行处理,医疗机构需落实预检分诊。患者居住环境需终末消毒,密切接触者接种疫苗可起到阻断作用。既往患过麻疹者仍建议接种疫苗,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可能不足。免疫缺陷者接种前需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