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硬化是如何引起的

2025.09.25 16:46

肝硬化是由长期慢性肝损伤引起的肝脏组织纤维化和结构异常。多种病因可导致肝细胞反复受损、坏死,继而触发肝脏修复机制,形成纤维瘢痕组织。随着病情进展,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形成假小叶,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型、丙型肝炎、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代谢性疾病如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持续炎症反应导致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病则因乙醇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脂肪肝在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下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进而引发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或毒素长期暴露、血吸虫病等也可导致肝硬化。不同病因的病理过程虽有差异,但最终均表现为肝内血管扭曲、血流受阻和肝功能衰竭。

预防肝硬化需从控制病因入手。接种乙肝疫苗、规范治疗病毒性肝炎、戒酒、控制体重和代谢综合征是关键措施。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门静脉高压及肝癌风险,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应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但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摄入。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晚期则需考虑肝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