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暗红色是怎么回事

2025.04.27 20:10

月经呈暗红色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血液氧化时间较长、宫寒或气血不畅、内分泌失调、妇科炎症、经血排出不畅。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氧化时间较长:月经初期或末期经血量较少,经血在阴道或宫腔内停留时间延长,血红蛋白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颜色逐渐变暗。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过度担忧,但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进一步检查。

2.宫寒或气血不畅:中医理论认为,寒凝血瘀或气血运行受阻会导致经血颜色变暗,可能伴有血块、痛经等症状。长期宫寒可能影响子宫血液循环,建议通过保暖、饮食调理或中医理疗改善体质。

3.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经血颜色加深。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足等疾病可能引发月经呈暗红色,需结合激素检查明确原因并针对性治疗。

4.妇科炎症: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疾病可能引起经血颜色异常,炎症导致局部充血或组织坏死,经血混合炎性分泌物后呈现暗红色。常伴有异味、腹痛等症状,需及时抗炎治疗。

5.经血排出不畅:宫颈狭窄、子宫位置异常或术后粘连等因素可能阻碍经血顺利排出,滞留的血液氧化后颜色变深。长期如此可能引发痛经或继发感染,需通过妇科检查明确病因。

月经颜色变化是身体状态的反映之一,若持续异常或伴随不适,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