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小便常规有什么区别

2025.01.11 15:17

大小便常规在检测标本、检测项目、临床意义、检测方法、正常结果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检测标本:大便是从消化道排出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主要反映消化系统的状况。通过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可以了解肠道内是否存在感染、出血、寄生虫等情况。而小便是肾脏滤过产生的液体排泄物,反映泌尿系统以及全身代谢等情况,采集尿液样本进行检测。

2.检测项目:大便常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粪便的外观颜色、性状等、显微镜下检查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脂肪滴等、隐血试验等。小便常规检测项目有尿液的外观颜色、透明度等、尿比重、酸碱度、尿蛋白、尿糖、酮体、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检测项目更为复杂多样。

3.临床意义:大便常规对肠道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例如,粪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可能提示肠道炎症,如细菌性痢疾;发现寄生虫卵则可确诊肠道寄生虫感染;隐血试验阳性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等疾病。小便常规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尿糖升高可能与糖尿病有关;红细胞增多可能是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或者肾炎等疾病导致的出血;白细胞增多常表示泌尿系统存在感染。

4.检测方法:大便常规检测相对简单,主要通过直接涂片镜检和化学法检测隐血。直接涂片镜检是将少量粪便涂在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寄生虫卵等。尿液常规检测方法较多,除了直接的尿液外观观察外,尿蛋白检测可采用试纸法或加热醋酸法;尿糖检测常用试纸法;红细胞、白细胞等有形成分的检测可通过显微镜检查,也可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自动化检测。

5.正常结果:正常大便为黄褐色、成形软便,显微镜下无红细胞、白细胞或仅有少量,无寄生虫卵,隐血试验阴性。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酸碱度在4.5-8.0之间,尿蛋白、尿糖、酮体阴性,显微镜下红细胞0-3/HP高倍视野、白细胞0-5/HP,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

在进行大小便常规检测时,采集样本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大量饮水或特殊饮食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防止经血混入尿液或粪便样本影响检测准确性。采集的大便样本应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避免混入尿液或其他杂质;尿液样本最好采集中段尿,以减少尿道口细菌污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