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胃黏膜病变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2025.02.23 12:29

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胃肠道感染、胃排空障碍、慢性胃炎。具体分析如下:

1.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常伴随胃黏膜的损伤,导致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出血的程度可以从微量的隐血到大量的呕血或黑便,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胃酸对受损黏膜的刺激和炎症反应,治疗上通常需要使用抗酸药物、止血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2.穿孔:急性胃黏膜病变如果严重,可能导致胃壁的穿孔。穿孔后,胃内容物会泄漏到腹腔,引起腹膜炎,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穿孔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通常需要紧急手术修补穿孔,并进行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早期识别和处理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3.胃肠道感染:由于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内环境改变,易引发细菌感染。感染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治疗上需要使用抗生素,并结合支持性治疗,如补液和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和及时处理胃肠道症状。

4.胃排空障碍: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导致胃的运动功能受损,造成胃排空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饱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营养吸收和生活质量。治疗上可通过药物促进胃动力,如多潘立酮等,同时还需调整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症状。

5.慢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可能转变为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长期可能导致胃溃疡、胃癌等严重后果。治疗上需针对病因进行干预,如根除幽门螺杆菌、使用抗酸药物等,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

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整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及时识别和处理急性胃黏膜病变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