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出血为什么要卧床

2025.09.25 16:46

脑出血患者需要卧床主要是为了减少活动引起的血压波动和再出血风险,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急性期卧床休息是治疗的关键环节,有助于稳定病情并为后续康复创造条件。

脑出血后脑组织处于水肿状态,任何体力活动都可能升高颅内压。卧床能降低全身耗氧量,避免血压骤升导致破裂血管再次出血。头部保持15-30度抬高体位,有利于脑静脉回流减轻颅压。同时静止状态能减少对血肿的机械刺激,使破裂的小动脉逐渐形成血栓。临床观察显示,过早活动会使再出血率增加3-5倍,尤其对基底节区出血影响更显著。卧床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通过镇静镇痛控制躁动,必要时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压。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突然翻身或坐起,咳嗽排便时需有人协助。床垫应硬度适中,每2小时轴向翻身预防压疮。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减少声光刺激。营养支持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床头抬高30度进食防误吸。康复训练需待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展,由专业医师评估指导。警惕头痛加剧、瞳孔变化等颅高压征兆,出现肢体抽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处理。卧床时间根据出血量和部位决定,通常需2-4周,期间定期CT复查评估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