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眩晕症缓解的方法是什么

2025.09.11 19:34

眩晕症缓解的方法包括静卧闭目避免头部活动、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光线刺激、缓慢改变体位防止跌倒、适当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按压内关穴或风池穴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静卧闭目避免头部活动:眩晕发作时需立即平躺,避免头部转动或起身。闭目可减少视觉信息对平衡系统的干扰,降低前庭神经的异常兴奋。选择侧卧或仰卧姿势,头部垫高约15度,有助于减轻耳石位移引起的眩晕。保持静止状态至少30分钟,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活动。

2.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光线刺激:强光和噪音会加重眩晕症状。拉上窗帘遮挡自然光,关闭电子设备屏幕,避免闪烁光源刺激。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温度维持在22-26℃。必要时佩戴眼罩或耳塞,阻断外界干扰,帮助前庭系统恢复平衡功能。

3.缓慢改变体位防止跌倒:从卧位转为坐位时,需先侧身再用手支撑缓慢坐起,双脚下垂静坐1-2分钟。站立前做踝泵动作促进血液循环,确认无眩晕感后再扶墙站立。避免突然弯腰、抬头或转身,行走时可使用拐杖辅助支撑。夜间起床需先开灯,坐稳后再行动。

4.适当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脱水会导致内耳淋巴液失衡,诱发眩晕。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避免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限制高盐食物摄入。若伴随呕吐需及时补充含钾、钠的流质,如米汤或稀释果汁。

5.按压内关穴或风池穴缓解症状: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三横指,两筋之间,用拇指垂直按压至酸胀感,持续3-5分钟。风池穴在枕骨下凹陷处,双手拇指同时向对侧眼睛方向推按,力度以耐受为度。穴位刺激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恶心与眩晕感。

眩晕发作期间需禁食油腻辛辣食物,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长期反复眩晕者应记录发作诱因与持续时间,便于诊断与调理。日常避免过度疲劳与情绪波动,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