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有核红细胞是什么意思

2025.01.03 17:30

有核红细胞是指尚未脱去细胞核的、处于幼稚阶段的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有核红细胞仅存在于骨髓中,在胚胎发育早期,有核红细胞是主要的造血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骨髓逐渐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红细胞在骨髓中经过一系列的分化、发育过程,最终脱去细胞核成为成熟的无核红细胞,然后释放到外周血中发挥携氧等功能。

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如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严重的溶血性贫血、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等,有核红细胞可出现在外周血中。当发生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骨髓造血功能会代偿性增强,部分尚未成熟的有核红细胞会提前释放到外周血中;白血病时,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有核红细胞出现在外周血。

在检查中发现有核红细胞时,需要注意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常规中其他指标的变化、骨髓穿刺检查等,来综合判断具体的病因。对于新生儿,出生后短期内外周血中出现少量有核红细胞可能是生理性的,但如果持续存在或数量较多,也需要排查是否存在疾病。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标本采集、处理等环节的误差,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