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手术干预稳定脊柱结构、药物治疗缓解并发症、心理支持调整情绪状态、辅助器具提升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是截瘫治疗的核心环节,通过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促进神经功能代偿,增强残存肌肉力量。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平衡训练及步态训练,结合电刺激或水疗等手段,逐步恢复部分运动能力。长期坚持可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手术干预稳定脊柱结构:急性期需通过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并固定骨折椎体,防止二次损伤。手术方式包括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等,术后需配合支具保护。手术目标是重建脊柱稳定性,为后续康复创造条件,但无法逆转已损伤的神经功能。

3.药物治疗缓解并发症:针对疼痛、痉挛或泌尿感染等并发症,采用镇痛药、肌松药或抗生素控制症状。神经营养药物可能促进神经修复,但效果有限。需定期监测药物副作用,避免长期依赖。

4.心理支持调整情绪状态:截瘫患者易出现抑郁或焦虑,需通过心理咨询、团体互助等方式疏导情绪。家属参与和正向激励有助于建立治疗信心,心理干预与生理康复同步进行效果更佳。

5.辅助器具提升生活质量:轮椅、矫形器等工具可弥补行动障碍,环境改造如无障碍设施能增强独立性。定制化辅具需适配个体需求,定期维护确保使用安全。

治疗需结合个体损伤程度和恢复潜力制定方案,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手段。定期复查调整计划,重视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长期卧床风险。家属应学习护理技巧,共同参与康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