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如何预防先天性耳聋

2025.06.30 16:16

预防先天性耳聋可从孕期保健、避免近亲结婚、控制感染、谨慎用药、新生儿筛查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孕期保健:孕妇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并补充叶酸等营养素,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或辐射。定期产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如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压,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胎儿听觉发育。孕期适当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活动或过度疲劳。保持情绪稳定对胎儿神经发育至关重要,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增加发育异常风险。

2.避免近亲结婚: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耳聋基因的概率较高,后代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婚前遗传咨询可评估双方家族病史,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部分地区存在遗传性耳聋高发群体,需特别重视婚育指导。通过科学婚配减少隐性遗传病传递,是预防先天性耳聋的关键措施之一。

3.控制感染: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胎儿听觉器官损伤。接种疫苗如风疹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关感染,孕前需完成免疫接种。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孕期出现发热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药延误治疗。

4.谨慎用药:部分抗生素、利尿剂等药物具有耳毒性,孕妇使用可能损害胎儿听觉神经。孕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购买或滥用药物。中药或偏方也需谨慎,部分成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就诊时需主动告知妊娠情况,医生会权衡药物利弊后选择安全方案。

5.新生儿筛查:出生后48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能改善语言发育。筛查未通过需进一步诊断,确认耳聋类型和程度。部分传导性耳聋可通过手术矫正,感音神经性耳聋需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家长需配合随访计划,定期评估听力及语言能力进展。

预防过程中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遗传因素无法完全避免时,早期康复训练仍可提升生活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宣教,提高公众对先天性耳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