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腺肌症打针治疗的方法是什么

2025.09.29 12:03

腺肌症打针治疗的方法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抑制卵巢功能、高效孕激素调节内膜生长、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中药注射液辅助改善气血循环、局部硬化剂注射缩小病灶。具体分析如下: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抑制卵巢功能:通过模拟下丘脑分泌的天然激素,持续刺激垂体受体,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下降,使卵巢处于低雌激素状态。每月注射一次可暂时闭经,减少内膜出血对肌层的刺激,病灶逐渐萎缩。需注意骨质流失风险,建议联合钙剂补充,疗程不超过6个月。

2.高效孕激素调节内膜生长: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抑制其增生并诱导蜕膜化改变,减少月经量和疼痛。常见药物为长效黄体酮衍生物,每3个月注射一次。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不适用于血栓病史患者。

3.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针对前列腺素合成酶进行阻断,减轻炎症反应和子宫痉挛性疼痛。多采用臀部肌肉注射方式,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适用于急性发作期。长期使用需警惕消化道黏膜损伤,建议联合胃黏膜保护剂。

4.中药注射液辅助改善气血循环:选用活血化瘀类制剂,通过肌肉注射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和缺血性疼痛。需辨证选用药物,如当归注射液适合血虚患者,丹参注射液侧重瘀血证候。可能出现局部硬结或过敏反应。

5.局部硬化剂注射缩小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将硬化剂直接注入腺肌症病灶,使病变组织坏死纤维化。适用于局限型病灶,可保留子宫但可能存在复发风险。术后需观察发热和感染迹象,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和激素水平,根据症状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不同方法可联合应用,但需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及身体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