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医如何治疗面肌痉挛

2025.09.11 19:34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可采用针灸疏通经络缓解痉挛、中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推拿按摩放松局部肌肉、艾灸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情志调摄舒缓肝风内动。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疏通经络缓解痉挛:面肌痉挛多与经络阻滞相关,针灸选取合谷、太冲、翳风等穴位,通过刺激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异常收缩。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配合电针增强效果,需连续治疗10次以上。

2.中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常用方剂如牵正散、天麻钩藤饮,侧重平肝熄风、养血柔筋。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石决明,气血不足者配黄芪、当归,需根据体质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推拿按摩放松局部肌肉:以点按面部阳白、四白、地仓等穴位为主,配合揉捏手法松解挛缩肌肉。手法需轻柔持久,每日按摩15分钟,避免用力过度加重痉挛。

4.艾灸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适用于寒邪凝滞或阳气不足者,选取颊车、下关等穴,用艾条悬灸1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阴虚火旺者慎用,防止助热生风。

5.情志调摄舒缓肝风内动:情绪紧张易诱发痉挛,可通过静坐、八段锦等舒缓身心,配合菊花、决明子代茶饮清肝明目。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保持心态平和。

治疗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皮肤过敏或不适立即停用相关疗法。饮食宜清淡,避免冷风直吹面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