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痢疾出血怎么办

2025.08.22 16:42

儿童痢疾出血需及时就医确诊并规范治疗、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防止脱水、调整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恶化。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并规范治疗:儿童痢疾出血可能由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需通过粪便检测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开具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若出血量较大或伴随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住院治疗,必要时进行静脉输液或输血支持。

2.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防止脱水:痢疾伴随腹泻和出血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钠、钾等矿物质,少量多次饮用。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干舌燥等脱水症状,需静脉补液纠正失衡状态,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3.调整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发病期间应暂停固体食物,改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等。避免高糖、高脂肪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肠道蠕动和出血风险。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普通饮食,但仍需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4.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频繁腹泻和出血可能刺激肛门周围皮肤,需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粗糙纸巾擦拭。可涂抹凡士林或护臀膏保护皮肤,防止破损和继发感染。尿布需及时更换,保持局部干燥透气。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恶化:记录排便次数、出血量及颜色变化,监测体温和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增多、嗜睡或抽搐等异常表现,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需确保环境清洁卫生,餐具和衣物彻底消毒。避免接触其他患儿以防交叉感染。严格按照医嘱完成疗程,不可因症状缓解提前停药。恢复期注意营养补充,增强体质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