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肌张力低怎么判断

2025.08.01 08:56

肌张力低可通过观察肢体被动活动阻力减弱、姿势维持困难、关节活动范围异常增大、运动发育迟缓、肌肉触感松软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肢体被动活动阻力减弱:正常情况下关节被动运动时会感受到一定阻力,肌张力低下时阻力明显降低,表现为肢体容易被外力移动且缺乏弹性回缩感。检查时可缓慢活动肘关节或膝关节,注意阻力是否均匀减弱。

2.姿势维持困难:肌张力不足会导致抗重力姿势难以保持,例如仰卧位时下肢呈青蛙样外展、坐位时头部前倾或躯干摇晃。婴幼儿可能出现W坐姿,因肌肉无法有效支撑身体而依赖关节囊和韧带维持稳定。

3.关节活动范围异常增大:由于肌肉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弱,关节活动度可能超过正常范围。如膝关节过伸、踝关节背屈角度增大,甚至出现折刀样松弛现象,被动拉伸时无典型阻力变化曲线。

4.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低常伴随运动里程碑延迟,如抬头、翻身、独坐等动作完成时间晚于同龄标准。动作执行时可见力量不足,例如爬行时腹部贴地、站立时下肢支撑不稳,但需排除其他神经发育问题。

5.肌肉触感松软:触诊时肌肉质地绵软缺乏张力,捏压后回弹缓慢。典型表现为婴儿抱持时有滑落感,或肢体抬起后迅速下垂,与正常肌肉的紧实感形成明显对比。

出现相关表现需结合专业评估,避免自行诊断。不同年龄段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婴幼儿需动态观察发育进程,成人则需排查是否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临床检查应包含多部位肌张力测试,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或电生理辅助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