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膜炎必须要做穿刺吗

2025.08.13 14:53

脑膜炎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穿刺,以获取脑脊液进行分析。这一过程被称为腰椎穿刺,能够帮助医生确认是否存在感染、出血或其他病理变化。通过分析脑脊液的成分、细胞计数、蛋白质和糖分等指标,可以判断脑膜炎的类型及其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僵硬、意识模糊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做出准确诊断。穿刺不仅可以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还能帮助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细菌性脑膜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因为延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穿刺过程中,医生会在腰部插入一根细针,抽取少量脑脊液,虽然这一过程可能让人感到不适,但通常是安全的,且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较低。

在进行穿刺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患者应告知医生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这可能影响穿刺的安全性。其次,穿刺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没有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疾病。穿刺后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头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穿刺后可能出现轻微的头痛或局部不适,这通常是正常反应,但若出现持续加重的症状,需及时就医。脑膜炎的诊断离不开穿刺,尽早进行这一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