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用脱水药物应注意哪些

2025.02.23 12:28

使用脱水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种类选择、剂量控制、使用时机、不良反应监测以及患者个体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种类选择:不同的脱水药物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有所差异。例如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渗透性脱水剂,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中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脑水肿。甘油果糖作用相对温和,更适用于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在选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急慢性程度等来确定合适的脱水药物。

2.剂量控制:脱水药物的剂量需要精确把握。剂量过小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脱水效果,无法有效降低颅内压或减轻组织水肿。而剂量过大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甘露醇,如果剂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因为大量的甘露醇经肾脏排泄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肾小管的功能。

3.使用时机:准确把握使用脱水药物的时机非常关键。对于急性颅脑损伤、脑疝等紧急情况,需要尽快使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进一步加重危及生命。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导致的轻度水肿,可能不需要立即使用强力的脱水药物,可以先采取其他保守治疗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在必要时再使用。

4.不良反应监测:脱水药物可能会带来多种不良反应。如呋塞米在利尿脱水的同时,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因为促进钾离子的排泄。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水平,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因低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5.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脱水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年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脱水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使用时需要更加谨慎,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儿童患者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与成人不同,也需要根据体重、年龄等因素个体化用药。

在使用脱水药物时,医护人员要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严格遵循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有效。